8月17日上午,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8月份新聞發布會。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、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出席發布會,介紹7月份發用電和投資項目審批、深圳綜合授權改革試點、上半年各地能耗強度降低、長江經濟帶發展、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實施推進、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等有關情況,并就媒體關注的下半年有效投資、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和災后恢復重建、糧食生產和價格、大宗商品儲備投放、糾正運動式“減碳”及遏制“兩高”、化肥保供穩價、生豬價格、海南自貿港建設、“兩業融合”發展等問題,回答了記者提問。
孟瑋稱,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、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,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。今年以來,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推進碳達峰、碳中和相關工作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但在工作中確實出現了有些地方、行業、企業的工作著力點有所“跑偏”,采取的行動措施不符合實事求是、尊重規律、循序漸進、先立后破的要求,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:
一是目標設定過高、脫離實際。碳達峰不僅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峰值,更意味著碳達峰后經濟增長與碳排放實現“脫鉤”。有的地方、行業、企業“搶頭彩”心切,提出的目標超越發展階段;有的地方對高耗能項目搞“一刀切”關停;有的金融機構驟然對煤電等項目抽貸斷貸。二是遏制“兩高”行動乏力。遏制“兩高”項目盲目發展是當前碳達峰、碳中和工作的當務之急和重中之重,但有的地方口號喊得響,行動跟不上,有的地方甚至違規上馬“兩高”項目,未批先建問題嚴重。三是節能減排基礎不牢。碳達峰、碳中和與節能減排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一脈相承,有的地方對節能減排工作不夠重視,能耗“雙控”落實不力;有的行業沒有扎實做好結構節能、技術節能、管理節能,而是寄希望于某種技術一勞永逸解決問題;有的機構蹭熱度、追熱點,熱衷于打標簽、發牌子,碳中和“帽子”滿天飛。
這些現象,可以說與碳達峰、碳中和工作的初衷和要求背道而馳,必須堅決予以糾正。對此,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求,要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、碳中和工作,盡快出臺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,堅持全國一盤棋,既要糾正運動式“減碳”,先立后破,也要堅決遏制“兩高”項目盲目發展。國家發改委承擔著碳達峰、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,正在會同有關部門,抓緊制定完善碳達峰、碳中和“1+N”政策體系。在下一步工作中,我們將樹立正確導向、細化政策要求、抓好工作落實、加大督導力度,及時發現并糾正相關問題,確保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不跑偏、不走樣。
關于遏制“兩高”項目盲目發展工作。近期,按照黨中央部署,我委會同有關部門開展了專項檢查,督促各地壓減擬上馬的“兩高”項目350多個,減少新增用能需求2.7億噸標準煤,取得了初步成效。但在專項檢查中也發現,與黨中央、國務院的要求相比,不少地方的決心力度和工作成效還存在差距,一些突出問題仍亟待解決。下一步,我委將進一步完善和強化能耗“雙控”制度,制定出臺三年工作方案,指導各地扎實有力有序做好工作,堅決遏制“兩高”項目盲目發展,堅決把不符合要求的“兩高”項目拿下來,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。